d&b
這次d&b特別包下展場樓上的整個劇場、並以多個時段來進行CCL系統與Soundscape immersive的演示,相當用心。
筆者第一場先參加CCL系統的說明。劇場正面吊掛3串CCL系統、
搭配側邊、後方的環場喇叭,來營造一個Soundscape的immersive音場環境。
d&b一直很強調broadband的指向性控制,他們有多個喇叭系統設計直接把cardioid的投射特性包含在內。
一般這種cardioid的設計都採主動式分音、雙擴大通道的驅動,來產生低頻段的cardioid抵消作用,像之前具有cardioid指向設計的GSL、KSL、XSL等系列,都採雙通道的驅動方式。現在多了定位在中、小型活動應用的CCL系列。
下圖是原GSL系列雙通道驅動Cardioid配置
CCL包括三個型號CCL8、CCL12、CCL-Sub。CCL主要強調Compact Cardioid Line Array的系統,因此是雙7吋的低音、加側邊雙5吋低音與雙1.75吋高音的主系統。CCL設計就是為了預算較低、系統較簡單的中、小型活動的應用,所以特別設計被動式分音、單擴大通道即可有cardioid抵消作用,對使用者是一大福音,降低系統複雜度與裝設成本。
d&b利用音箱內chamber與port的設計,以1/4波長resonator原理,巧妙地抵消掉後方的低頻能量,也讓系統保持被動分音、單擴大通道的設計,即可得到不錯的效果。可以說是採用物理原理上、而非電學原理的解決方案。
CCL8的指向圖上,80°涵蓋幾乎可以一路向下延伸到750Hz。
說明中一個重點則是ArrayCalc 12的更新功能,包括Headroom Calc,讓使用者在系統安裝前便可以先透過模擬得知系統能耐、進而設計一套更合理、優化的系統。
另外ArrayCalc 12還包括新型號CCL的支援、系統配接的預先規劃、Soundscape設計的支援、Milan系統配接的支援,這都讓系統設計者能更進一步預先將這些與喇叭硬體搭配的系統,先確認是否也都到位了。最後可以將詳細的資訊輸出成報表提供給各個相關方。
最後就是CCL的試聽。音質、涵蓋均勻度都相當不錯。螢幕上還有目前的輸出表頭,顯示以RMS來說,系統其實還有相當的Headroom空間呢!
第二天則參加了Soundscape的系統演示。
在Immersive系統上,d&b新推出了三款的處理器、配置不同的I/O通道,以便使用者可以依需求挑選適合的設備,重點是,這三款的價位都比原本的DS100便宜。
加上更親民價位的新擴大器推出、與採購備援系統時的優惠,讓Soundscape的系統建制更容易。
在空間音場的資料庫上,原本Soundscape的En-Space已經有內建9個音場資料檔,現在又增加3個使用者可以存放的Custom Room資料位置。
d&b也推出現地量測、製作的客製服務,透過3步驟的服務流程,使用者便能夠將客製化的音場資料檔寫入到自己的Soundscape系統內。
與其他系統的協作也是Soundscape的推展重點,除了眾多的數位控台、定位系統等的協同整合外,
d&b也推出DAW整合的plug-in,除了可以在熟悉的DAW系統上操控immersive的物件pan定位外,還能夠直接調整Soundscape系統的空間參數 ,達到最佳的系統整合。
還有新推出的Create.Control操控軟體,讓R1軟體不再是唯一的操控方式。
d&b也在會場宣佈將開始提供下載Soundscape的終極Guide Book,將原本分散在各個處理器、系統軟體、各種使用手冊的資訊,整合起來,讓使用者可以一次備齊該有的資訊。
演示最後則是利用各演藝廳採樣來的音場資料庫來實際聆聽。以同一首爵士曲子從英國倫敦到義大利、最後切換到美國史丹佛大學音樂廳的音場,引領與會者繞著地球到訪不同演藝廳的音場效果。滿有意思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