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yerSound
他們的demo room是筆者每年必定到訪、而且至少一次。已經有好幾年MeyerSound都以主動式音場為主打重點之一,即使在Immersive系統尚未成熟的10多年前,他們家的Constellation系統與老東家Yamaha的AFC系統,就是筆者每年的Infocomm必到的兩個主動式音場系統demo。
今年的MeyerSound demo room很不一樣,主持人一開始就提到,這幾年各品牌的demo room裡常常能體驗到Immersive系統,因此今年MeyerSound就不加入了 (筆者按,去年Infocomm2024、demo room區域大約就有9個品牌進行Immersive系統的demo演示,前年Infocomm2023也有8個品牌推出Immersive系統)。
今年第一個主打的產品是Ultra-X80點音源喇叭。主持人特別在現場演示喇叭系統要連接到MiLAN系統是多麼容易,先是以類比方式連接,來看看現場的聆聽測試。
下一段是直接使用X80內建網路孔連接到MiLAN系統,現場的聆聽測試。
再把系統擴大,加入3支正反正、水平橫躺、做Cardioid指向的2100-LFC超低音。同樣以MiLAN系統連結,現場的聆聽測試。
接著是在MeyerSound的處理器端的推展說明。首先是Nebra2的系統,Nebra系統升級到V2後,把系統控制、調校的工具都加入,讓Engineer在系統操控上更加方便。
Nebra2軟體內多了一個Processing標籤,直接進入到系統調校的功能。
而且支援網路瀏覽器的遠端操控,方便系統除錯的遠端執行。在年底前Nebra2也將支援以同一個視窗操控多台Galaxy處理器的功能。
再來是重頭戲,現場發表MeyerSound在處理器上的新里程碑Galileo Extended Networking,也就是GEN1。MeyerSound規劃這樣的模組化系統已有多年,著眼在主動式的喇叭系統的某些元件架構其實具有共通性、好比電源模組,因此近年來MeyerSound的主動式產品其實都已經朝這個方向在設計。
GEN1系統把MiLAN以及備援系統、類比的備援迴路、還有DSP處理系統整合到同一模組內。因此如果你把GEN1模組置入到主動式喇叭上,喇叭便具備有數位、類比主備援迴路,還有獨立調校的功能,喇叭本身搖身一變成為完備的整合系統。而且模組上的處理系統等同原本Galaxy處理器上的一個處理通道,相當強而完整的處理功能。
目前部份MeyerSound主動式產品已經支援GEN1模組,而且將來開發的主動式產品也都將支援,MeyerSound相信這將會改變商品開發與系統整合的面貌,未來系統的規劃不但可以簡化、降低建制成本,提供完整的備援、整合功能也會更強。
以往規劃一個像照片上這種的教會系統,需要3-4台的Galaxy處理器、Rack機架、一堆的類比線材。使用GEN1模組,只要安裝到主動式喇叭上,喇叭以網路線連接到SW Hub,利用Nebra2的軟體即可進行整個系統的調校、控制,原本的處理器、機架、類比線都不再需要。
一場像照片上、Matallic的演唱會,一共使用了36台Galaxy處理器、建構主備援系統以傳送訊號給現場588支喇叭。
改成用GEN1模組,我們可以用4台Galaxy處理器即可取代原本系統,並可完整執行整個系統的調校、混音、傳輸等控制。
MeyerSound也特別挑這次Infocomm2025宣佈GEN1也支援AES67,因為主辦地的Orlando就是世界主題樂園的首都,AES67傳輸使用最頻繁的地方。因此GEN1可以讓系統傳輸、整合更加便利。
接著是今年3月才在Las Vegas發表的MeyerSound ASTRYA、旗艦級劇院喇叭系統。與世界一流的Studio與後製團隊協力合作的ASTRYA,也是MeyerSound第一個支援GEN1的產品,同時也原生支援AES67系統。
ASTRYA使用MeyerSound運用於劇場喇叭系統、可以提供25~20kHz平整/線性相位與頻率響應、最新一代的BlueHorn Phase技術。
以下鍊結是奧斯卡得獎的混音師Lora Hirschberg對於使用Astrya喇叭系統的感想,原po在MeyerSoundLab的Instagram上。
接著是現場ASTRYA的聆聽測試,使用AES67搭配GEN1來傳送訊號,僅有一對ASTRYA、無Sub。
這首Michael耳熟能詳的曲子,甚至可以聽到他錄音時彈手指、打拍子的聲音。
再一首測試歌曲,可以更專注在Vocal的細節上。
GEN-1模組的推展從ASTRYA喇叭開始後,腳步並不會稍緩,接著將整合到Ultra-X40、X42、USW210P等喇叭,緊接著是Ultra-X80、X82的升級選項,然後就是Panther與2100LFC等喇叭系統。
這次MeyerSound的demo room雖然沒有如以往有著相當動態的Immersive系統演示,但內容的含金量仍舊滿滿,收穫良多。
L-Acoustics
今年會場內攤位L2喇叭系統是當然的主角。
demo room當然是必然要到訪的。今年demo room說明的內容其實有一部分與他們今年5月在倫敦舉行的年度說明會類同,只是比較偏向產品開發方面,不過能夠親身體驗還是令人興奮的。
首先是LA1.16i這台1U、16ch的擴大器。詳細的資訊不仿參閱筆者之前關於他們年度說明會內的介紹文章。
https://humphreytech.blogspot.com/2025/05/l-acoustics-keynote-2025.html
現場拍攝的的LA1.16i產品宣傳影片
L-ISA新版本主要就是把年度的主目標中、Space的理念帶入到系統中。現在可以模擬、調控8個獨立區域個別的音場。好比讓露臺下的聽眾擁有與舞台前平面層聽眾相同的聆聽感受。
SoundVision Connect也是另一個主題。透過雲端連結,受邀請的遠端用戶可以直接透過瀏覽器參與規劃。
如同主持人以平板瀏覽器便可直接加入Sound Vision的Connect系統雲端討論,自由改變想看的視角,不用再如以往一動一動貼圖給對方,又慢又花時間了。
L-ISA系統當然也是重點,現場還以Immersive系統播放了一段Top Gun2的場景。
壓軸的是L-Acoustics的新產品L-Acoustics DJ。
透過Source Separation Algorithm的運算法則,將已混音完的2軌訊號,重新拆解成4個獨立的立體音軌(像Drum、Vocal、Bass),再進一步以新產品的DJ控台分別賦予它們空間的位置,並能與節奏同步、進行immersive動態定位。這些都是以L-ISA系統處理器來執行。
demo的尾聲就是現場DJ的表演,拍攝了一小段影片。
關於各個系統較詳細的資訊,可以參閱筆者之前關於他們年度說明會內的介紹文章。
https://humphreytech.blogspot.com/2025/05/l-acoustics-keynote-2025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