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讀到Blue Öyster Cult的巡迴FOH工程師SteveLa Cerra的一篇文章,詼諧中點出幾個重要的原則。將之編譯成此文分享。
要在低音量時、還能維持具Punch的混音是有一定的難度。這裡提供幾個可行的技巧跟大家分享。
有效地讓喇叭涵蓋觀眾席
這是非常基本的觀念,但你還是不經意地會發現很多PA系統並未妥善地運用這個原則。現在的系統其實功能都很好、需要好好地善用它才對。
佈放喇叭系統時、多加留意喇叭本身的涵蓋角度、以便能最大化觀眾席的涵蓋。喇叭投射的聲音直接朝向側牆與天花,無形中就是浪費能量,同時還導致多餘的反射、干擾投射觀眾席的直射音並抵銷部分頻率能量。瞭解你的喇叭系統特性、讓投射能量盡可能涵蓋想要的觀眾區域是首要。
垂直涵蓋角度也是同樣需要注意的特性。很多時候我們會運用地面堆疊方式佈放小型陣列喇叭,這對於小型劇院、會館的使用很有效,提供主系統足夠的高度來函蓋觀眾區。如果是使用上架的喇叭在小型活動時,喇叭架的高度往往很值得推敲,如何讓高音號角稍高於觀眾高度(避免高頻能量被人體吸收、阻絕)、然後又不會太高(避開天花產生反射)。如果有時間可以運用音場模擬軟體、來做事先的擺放規劃與音場預測,往往是個很不錯的方式。
別讓音壓擊倒觀眾
使用傳統的喇叭併排來做水平陣列並企圖投射到場地後緣、往往需要將音量推到很大、因而常造成前排觀眾聆聽上太大聲的問題。尤其是低頻或是大鼓的能量往往讓第一排的觀眾無法招架。
懸吊的Line Array應用在這種場地就非常適合,每支喇叭箱專司其職、負責投射場地的某個區域。最上方的喇叭箱負責場地最遠端處、可以火力全開、不會對第一排觀眾產生威脅性。
如果你有適當的Array Processing調校工具(譬如L-Acoustics系統內建的FIR濾波器),你可以針對每個投射位置進行頻率能量的調整,好比後段投射的喇叭高頻加個幾dB、以彌補空氣對高頻能量的吸收,這樣可以讓場地前到後的聆聽感受趨於一致。
如下圖SoundVision音場模擬軟體的頻響曲線圖。每條曲線是L-Acoustics K2投射在場地內不同地點的頻響(藍色是近程、橘色中程、綠色遠程)、經過FIR修飾後可以讓每個點的頻響很接近,代表場地前到後的聆聽感受很一致。
為了舞台後排的樂器直射音考慮在Main加延遲補償
這個技巧不見得在FOH的位置每次都聽的出來差異,但這個補償花不了多久,還是值得試試。
主要的考量是,在Main系統加個幾ms的延遲、讓舞台後段樂器直射音能“趕上”Main的速度,進而一起投射到觀眾區。這個考量可能對大型場館的觀眾是無感的,但對於中小型場地、演出時需要考慮如何將舞台直射音融入混音中的話,就可以收到低頻清晰度改善之效(特別是當舞台上Bass Amp直射音相當大時)。
稍微計算一下舞台後排樂器直射音與主喇叭間的距離、做延遲補償在主喇叭系統上即可。在某些小型演出場地上使用時,對低頻清晰度的提升是很明顯的。
讓樂團也盡一份力
如果你處理的是一個很吵的樂團混音(啊!我應該說是很賣力演出的樂團),別跟舞台上的聲音較量誰大聲、試著相互協力,善用PA系統來幫助需要幫助的聲部。好比人聲的部分就絕對需要幫助,因為幾乎舞台上任何樂器都會蓋過人聲。
改變一下你混音的模式。從原本以鼓組為中心的混音架構、改成從僅有Vocal在PA系統裡做起,讓樂團樂器直射音也貢獻一份力。先將Vocal推到足以從樂團樂器的聲音中脫穎而出。這樣你便可以建立這個活動的一個混音底限力度。如果這個底限力度在現場聽起來已經相當吵,那你便有非常嚴重的問題。通常這代表你需要與樂團溝通、請他們在舞台上演出的直射音降低(先祝你好運!)。
他們的直射音能降低、你的混音才能擁有空間與彈性,觀眾的現場聆聽、大家的演出才能更順暢,大家都好。他們付錢給你做混音也是為此,對吧?
大膽地進行壓縮控制處理
不需畏懼於對樂器力度進行大膽的Compress,尤其是Vocal、Bass、大小鼓等。
Bass與Kick為混音成果帶來衝擊性的感受、但同時也容易讓表頭爆衝。設定較快的Attack Time(5到10ms)、壓縮比設在3:1、6:1左右,調整Threshold、讓你的壓縮音壓維持在-6~-8dB左右。這樣你可以有效地管控低音頻段的混音、讓每個聲部都能各安其位,然後也不會有人在背後哭夭音壓太大聲了。
而Vocal的部分,試驗一下Attack Time與Ratio避免壓過頭了,在Sound Check時要同時注意迴授的可能。將Vocal推的比平常演出時大,注意一下歌聲空檔的剎那、壓縮放掉時,是否有迴授的機率。你可能還需要稍稍移動一下舞台上Mic的位置,以避免中低頻率交界處的迴授。
願你盡情享受並平安渡過混音的時光!
Humphrey T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